歷史上的這一天,2月30日(February 30th)。

文學家曾經下過註解,229日是一個忽悠即逝的鬼魂,每逢四年才出現一次,剩下的三年不復存在,有人表示這是閏時所累積的時空紅利,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個適合超越自我,甚至是突破極限的日子……嗯,像《紙房子》(La casa de papel)一樣膽大絕倫的計畫?先不要。


地球


打從兩、三歲時開始學習算數,123…,直到知曉判讀西曆日期以來,我想每位好友都相當清楚,「二月」是一年十二個月當中,天數最少的一個月份,而且在最古老的原始羅馬曆中,「二月」(Mensis Februarius)一開始是沒有的喔;當時的羅馬社會,一年分成十個月,現行的三月是以前的一月,二月一詞據傳聞是西元前七世紀時,羅馬王政時代第二任國王龐皮留斯(Numa Pompilius)所加入,但為何會更動順序,把一月跟二月放到最前面?至今學者們仍抱持有多種看法。


 

可不管是平年或是閏年,在各種曆法的計算下,2月最多就是只有2829天,毋庸置疑。

 


然而,


 

在西方歷史上,2月其實出現過第30日,也就是「February 30th」喔!


Swedish_calendar

 

絕無僅有?空前絕後?讓我們看下去……

 


話說在西元十六世紀以降,當時的歐陸,人們正從長年慣用的舊制《儒略曆》(Julian calendar)銜接到逐漸流行的新制公曆,也就是《格里曆》(Gregorian calendar / Calendario gregoriano),而許多國家為了調整轉換曆法後的時間差,像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就採行一次跳躍10天的做法……


Charles_XII_of_Sweden

 但我們的故事主人翁,西元1697年登基的卡爾十二世(Karl XII),當年乃制霸北疆瑞典王國和轄下芬蘭大公領地的國王,人們更尊稱他是「北歐亞歷山大(帝)」,可面對曆法調整的政策,他似乎不理會其他國家的轉圜措施,而是突發奇想,決定一口氣刪除自西元1700年以降,往後四十年日曆上的所有11個閏日,並以特殊的換算方式,意圖無縫接軌新曆法。


 

此等「天真浪漫」又別無分號的計算方式,相較他國儒略曆和格里曆的演算規則都有顯著之差異,也造成了往後瑞典人在記載日常事件上的嚴重困擾......而且更重要的是,除了西元1700年大家興致勃勃地真的減去一天外,到了西元1704年與1708年,隨著俄羅斯跟瑞典爆發「大北方戰爭」(Stora nordiska kriget),人們在砲火轟隆聲下根本只求生存,全然忘記要減去閏日,依舊習慣性地把閏日加入,使得瑞典境內的實際日期和曆法日期錯開,更讓這套詭異的曆法徹底失真!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eat_Northern_War#/media/File:S
iege_of_N%C3%B6teborg_(1702).PNG


換言之,你過的日子不是日曆上的日子,日曆上的日子也不是你在過的日子,繞口令?不,這是瑞典人那時候的無奈與日常,即使卡爾十二世是難得的作戰奇才與軍事謀略家!


 

好不容易,總算「撐」到了西元1711年的1月,伴隨瑞典戰事連年重挫,卡爾十二世終於放棄初衷,公開承認新曆法改制失敗,同時他亦對外宣布,瑞典王國要再次回歸舊制的儒略曆,未來等到時機成熟之後,國家才會採行格里曆……


 

可是呢,面臨著西元1712年,也就是下一個閏年的到來,該如何調整與傳統儒略曆之間的一日落差呢?國王想了想,嗯哼,那就在229日過完之後,再額外加上一天(西元1700年被刪除的那一天)補回來吧!


 

故翻閱瑞典在西元1712年所印製的官方日曆,我們看到了史上極為罕見的「230日」!而該年的日期也增為367天。


 

後續的發展,好友們也許還有興趣,瑞典王國是到了甚麼時候才改施行《格里曆》呢?答案是西元1753年,舊曆(儒略曆)217日後的次日,直接變成新曆(格里曆)的31日。


X  X  X


尾聲(一):

 


有個「都市傳說」是這樣被記載著:


 

蘇聯共產黨為求生產力躍進,因此在西元1929年至1940年間推動了一種勞動工作週日曆(或稱「永恆日曆」或「革命日曆」),主要是將一年中的每一個月份均以30天作為標準,藉此進行國定假日與生產工作計畫的排定與落實,但後來事實證明,蘇聯人再怎麼愛上班,2月最多……還是29日。


ソビエト連邦暦


尾聲(二):


 

藉由天文學家的估算,預計再過三百萬年之後,地球自轉將逐漸放緩,到時候地球上的一天,將會比現在整整多出「一分鐘」。



X. X. X

 

圖文來源、一併致謝: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wedish_calendar

 

最多人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