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手丘神話」賽揚(Cy Young)

西元1867年的3月,恆春半島發生了美籍商船因海難而誤闖「瑯嶠十八社」領土的「羅妹(發)號事件(Rover)」;就在同一個時空下,萬里之遙的美國俄亥俄州農村,「南北戰爭」的炮火方歇,一名嬰孩為「棒球」而生,宛如颶風的手臂,世人仰望,喚曰凱旋、勝利、不朽的王牌、偉大的傳說、無敵的戰神。

 


329日知名壽星,「投手丘神話」賽揚(Denton True "Cy" Young18671955

 


身上流有日耳曼裔血統,身高188公分,體重95公斤,身材比例結實又壯碩的賽揚,小學畢業後就一直待在家中幫忙農務,同時也樂於在休耕時參與在地業餘棒球隊的巡演賽事;

 

By Charles M. Conlon - Mears Auctions,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3826255

雖然美國職棒已被公認是全球最高競賽級別的棒球賽事,但北美洲的棒球運動最早是從當時的英屬北美(加拿大安大略)開始,而且據傳棒球的「祖國」正是英國,早在西元十八世紀中葉的史料裡就已經記載今日棒球運動的雛形。

 


西元1889年,賽揚簽約加入了俄州所隸屬「三州聯盟」(Tri-State League,包含密西根與西維吉尼亞州)的職業隊……用現在的角度來說,是小聯盟的賽事。

 


在過往各棒球聯盟尚未採行現代比賽規則的「上古」時代裡,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賽揚,可說甫上場就技驚四座,快速球的力道與尾勁,練習時每每都幾乎要「摧毀」掉後方看台的柵欄!其不凡的投球實力,除了讓採訪記者們留下深刻印象,更以出手時彷彿「Cyclone」(颶風之意)橫掃千軍一般,稱呼這位二十餘歲的小夥子為「Cy Young西元1890年,隸屬「國家聯盟」(National League)的俄州克里夫蘭蜘蛛隊(Cleveland Spiders)為求擴編陣容與提升整體競爭力,正式邀請賽揚加入大聯盟球團,也讓他成為例行賽先發投手的固定人選之一。

 

By John H. Ryder - John H Ryder Cabinets via [1],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4795403

來到都會區亮相的賽揚,憑藉著年少時在鄉村和次級聯盟所孕育的充沛體力,以及堅強肌耐力訓練下的傲人臂力,處女秀即以81的分數,只被擊出三支安打,技壓「芝加哥小馬隊」(Chicago Colts);新人球季結束,他為球隊貢獻了9勝(7敗)的成績,也締造了16場先發全數完投九局的壯舉,更加讓人驚嘆不已的是,例行賽最後一天的午、晚場雙重賽事,賽揚竟一口氣通通收下勝利。

 


隔年,賽揚再接再厲,人如暴風,球如疾電,透過拿手的快速球與曲球,兩大高速差球種的混合搭配,一舉創下了單季27勝(22敗)、43場完投的輝煌戰果!一則都市傳說:據說當時與他搭檔的捕手齊默(Chief Zimmer)甚至會在手套裡暗藏一塊生牛排……比賽中無聊解饞?非也!這是專門用來抵銷Cy Young那無堅不摧的浩瀚勁力啊!

 


西元1893年,剛好也是「詠春拳」宗師葉問誕生的同一年,為了保護捕手比賽時接球的「安危」,也希望讓打者們有更多機會能「幸運」揮中賽揚或其他投手的快速球,「國家聯盟」決定將投手丘的位置向後移至距本壘60英尺6英寸(18.44m)的位置,此舉也確立了現代成人棒球比賽的投球距離。

 


雖說投手離打者的距離一口氣增加了約莫1.5公尺的長度,12年來聯盟陸續修訂的投手丘新制更一路向著本壘後退了有3.44公尺之多,球速尾勁勢必跟著大幅下修,但賽揚毫無畏懼,當年33勝(16敗)、42場完投的表現,幾乎占了蜘蛛隊全賽季73勝的45%之強!但「颶風」受人景仰的紀錄之旅,儼然沒有停下腳步的時候……西元1891年到1909年球季間,即使穿上他隊球衣,可賽揚年年勝場數都突破兩位數大關,還有五個賽季的勝投數超過30場呢。

 


西元1895年間,為了適時減輕投球時手臂的負擔,賽揚開始使用他口中的「慢球」,也就是現在常被用來迷惑打者出棒時機點的「變速球」。

 


四年後,蜘蛛隊的老闆斥資買下「聖路易完美」(St. Louis Perfectos,今聖路易紅雀)隊,同時在考量受眾市場規模大小後,他將賽揚等一線好手全數轉往聖路易……而失去多名主戰選手的蜘蛛隊顯得孤立無援,不只主場觀眾不願買票進場,連客隊都因票房分紅太差而抗拒到克里夫蘭比賽!當賽季蜘蛛對吞下美國職棒至今最慘烈的134敗(20勝),勝率還不到一成五。

 

西元1901年,在尋求更好的職涯發展與優異薪餉激勵下,賽揚選擇3,500美元(約合現在幣值的128千美元)的新合約轉會到剛成立(較國聯慢25年)的「美國聯盟」(American League),效力創始隊伍之一的「波士頓美國人隊」(The Americans,今波士頓紅襪);

 

By Bain News Service - This image is availabl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Library of Congress's Prints and Photographs divisionunder the digital ID ppmsca.18460.This tag does not indicate the copyright status of the attached work. A normal copyright tag is still required. See Commons:Licensing.,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8463908

當賽季「美國人」一共拿下79勝,僅次於83勝的「芝加哥白襪」(Chicago White Sox)。波城球會雖屈居聯盟亞軍,可賽揚一人卻持續大放異彩,33場勝利(10敗)、158次奪三振與1.62的絕佳防禦率,讓他豪氣登上了「三冠王」(Triple Crown)的寶座,更是進入西元二十世紀之後,現代棒球規則實施下的第一人。

 


隔年,賽揚在球賽空檔時獲聘擔任哈佛大學棒球隊的投手教練,這位小學畢業的天王級投手在波士頓的一舉一動都讓大小住民為之瘋狂。而後續前往墨瑟大學(Mercer University)執教更讓所屬球隊連續三年贏得州錦賽冠軍。

 


西元1903年的101日,歷經兩個聯盟「老幹新枝」所點燃的激盪火花與「各讓一步」後的和平斡旋,論輩份應該是大哥的國聯與小弟的美聯,雙方決定各自派出所屬聯盟的冠軍球隊:「匹茲堡海盜」(PittsburghPirates)與「波士頓美國人隊」進行最後,也是破天荒的年度交流戰,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第一次「世界大賽」(World Series)!

 

第三場比賽時的留影
By From en.wikipedia; description page is (was) here,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038449


兩隊選在美國人隊的主場「翰廷頓大道球場」(Huntington Avenue American League Base Ball Grounds)進行首場賽事。在現場超過一萬六千名觀眾的加油聲中,號稱「天下第一戰」的先發投手,「美國人隊」毫無疑問,由賽揚擔綱主投!

 


或許是「近鄉情怯」吧?投出「世界大賽」第一球的賽揚,開場就遭逢失投亂流,一下子丟掉四分,即使「美國人隊」後續苦苦追趕,但他全場投滿九局一共被擊出12支安打(包含一發「場內全壘打」),以不甚理想的七分責失,吞下了世界大賽史上的「首敗」!

 

賽前合影
By Unknown author - http://www.baseball-fever.com/showthread.php?t=40306&page=12, same shot is at https://www.flickr.com/photos/boston_public_library/2350705236/in/set-72157604192772559/ where full description above appears,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392316


但所謂「龍非池中物」,Cyclone制霸投手丘的盛名絕非一日京兆,接下來的第三戰(中繼七局)、第五戰(完投)跟第七戰(完投),賽揚分別以後援跟先發的角色再度登場,不只替「美國人隊」贏得了關鍵的兩場勝利,也逆轉了原本落後鋼城勁旅的頹勢。107日作客匹茲堡「博覽公園球場」(Exposition Park)的第五戰,賽揚更是投打俱佳,揮出了帶有三分打點的三壘安打112大勝海盜軍團。

 


「波士頓美國人隊」最終以五勝三敗的成績,在搶五勝的賽制裡(雙方最多要進行九場比賽)順利脫穎而出,如史詩般的榮耀,笑納了「世界大賽」的第一個錦標!而賽揚的17次奪三振、34局防禦率僅1.85,堪稱功不可沒!

 

By Unknown author - http://www.baseball-cards-and-collectibles.com/1903-World-Series.php,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40731817

有了總冠軍獎盃的加持,新崛起的美聯也充分證明了轄下球隊實力不遜於國聯後,各球隊經理士氣大增,紛紛展開重金拉攏國聯頂尖好手的動作。而賽揚亦不惶多讓,就在西元1904年的55日,同樣是「翰廷頓大道球場」的投手丘,一個小時又23分鐘的比賽,在一萬餘名死忠球迷的引頸期盼與濃厚的緊張氣氛下,面對「費城運動家」(Philadelphia Athletics10位打者,27個打擊機會,賽揚不客氣地送出了8次奪三振,更讓運動家隊的選手沒有任何辦法踏上一壘的壘包!是,「Perfect」!賽揚神乎奇蹟的絕殺身手,收下了西元二十世紀第一場,也是現代棒球規則定義後的第一次「完全比賽」(perfect game)!更意味著他的「偉大」已無需贅字形容!而距離上一次,也是前兩次投出「完全比賽」的時間,已經是西元1880年時採用舊制的「塵封往事」了。

 


西元19057月,賽揚在一場延長賽裡完成了連續13局無失分的「壯舉」…依據他的自述,這是賽揚所認為自己職業生涯最滿意的比賽之一。

 


三年後,美國聯盟為了表彰與慶賀在職業運動世界裡已經算是「高齡」(41歲)的賽揚,決定籌備一次前所未有的「Cy Young Day」。當天全部賽程輪空,各球團以美聯明星隊作客波士頓美國人的方式,讓賽揚在眾人的歡呼聲中掛帥登板……當賽季他的成績是2111敗,299局的防禦率為1.26,成為美國職棒史上最年長的最低防禦率投手(150局以上,防禦率低於1.5)。

 


西元1911922日,賽揚在短暫回到克里夫蘭效力兩個半賽季後,年中時以國聯「波士頓Rustlers」的投手身份取得了職業生涯的第511場勝利,總分是10,對手是「匹茲堡海盜」……當賽季他在兩個球隊一共繳出了79敗,55次的奪三振,控球力道與體能著實出現下滑的賽揚,也在同年急流勇退,宣告退役。

 


累計22年的職棒生涯,賽揚登板主投了906場比賽(先發815場、完投749場都是「世界紀錄」),人們或許早已忘記他的本名Denton Young,或是小名Farmboy Young,但絲毫不曾遺漏其難以超越的511場勝投(還有316場敗投)、7356局的總投球局數。在職業棒壇現時越發權責分工與保護投手手臂的前提下,先發投手幾乎六局之後就準時「下班」,此安全調度也勢必讓賽揚的成績不可能被撼動,換言之,若無奇蹟,再也無人得以匹敵。

 


目前美國大聯盟的現役投手勝場榜,「虎王」韋蘭德(Justin Verlander)以262勝獨佔鰲頭,但他已經接近退役的年紀(41歲);而累積兩百勝以上的投手中,也僅有克蕭(Clayton Kershaw212勝)低於40歲(36歲),然而他多年來飽受傷勢困擾。

 


比賽前不喜歡到「牛棚」裡熱身,寧願讓對手擊出滾球或飛球出局也不想浪費球數來纏鬥的賽揚,據說除了是「共濟會」會員外,也是一名奉行不吃肉食的「素食主義者」,而在當年退役選手罕有廣告代言或其他執教收入的挹注下,晚年以牧場零工與股票股息賴以維生的他,生活倒也算是安逸穩定。

 

By Penale52 - Own work,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4247016

西元1937年,距離退役26年後,賽揚以76.1%的選票,成為第二批進入「棒球名人堂」(National Baseball Hall of Fame and Museum)的選手,也是投手位置的第三人……早他一年入榜的強森(Walter Johnson),職涯擁有417場的勝利,以及高達110場的完封。

 


西元195511月,賽揚安詳於農場別世,享壽88歲,叱吒風雲的投手歲月,畫下了完美(perfect)的句點。

 


如此神話般的名將,當然,「Cy Young」的名字注定永垂不朽,故西元1956年時,美國大聯盟的首席執行官佛里克(Ford Frick)為了緬懷與紀念這位超凡入聖的投手丘天王,決定開始頒發象徵例行賽「年度最優秀投手」的特殊獎項,「Cy Young Award」,沒有錯,也就是每個棒球迷都非常熟悉的「賽揚獎」。

 


第一位「賽揚獎」得主,是「布魯克林道奇隊」(Brooklyn Dodgers)的紐康柏(Don Newcombe),非裔美國人出身的他,更是史上首位在職業生涯裡囊括新人王、年度MVP(最有價值選手)與賽揚獎的球員後來紐康柏更遠赴東瀛,以野手身份加入中日龍隊。

 



至於你我熟知,台灣棒壇傑出的旅美好手王建民,在其效力「紐約洋基隊」(New York Yankees)期間,於西元2006年時奪下了196敗,3.63防禦率的成績,也獲得了全美棒球記者協會票選美國聯盟賽揚獎第二名的殊勳,僅次於山塔那(Johan Santana)的19勝、2.77防禦率跟245次奪三振他是當年的「三冠王」!

 


尾聲:

 


西元1999年,《運動新聞》社藉由投票遴選的方式,由兩百多萬名球迷合力選出了美國棒壇的「世紀之隊」(Major League Baseball All-Century Team),賽揚當然也在投手名單當中。後來他更列名「史上最偉大棒球選手」的第14位。

 


遙想三十年前吧?看著「小耳朵」收視裡由日本球評轉播,不時會被外來訊號干擾的美職比賽,哪像現在這麼便捷又即時……當時最喜歡的選手,莫過於是「奧克蘭運動家」(Oakland Athletics)的艾克斯萊(Dennis Eckersley),兩撇鬍子,個性火爆,投球姿勢又與眾不同……他可是西元1992年國聯的「賽揚獎」得主(7勝,51次救援成功)喔。

 



圖文來源、一併致謝: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y_Young

 

留言

大家都在看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