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everknow......世界大賽中的「完全比賽」。

「棒球,我想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一切:『youneverknow』!」

,安度哈爾(Joaquín Andújar),投手,四度入選美國職棒大聯盟明星賽。


 

網路資源


話說在距今69年前,也就是西元1956年的108日,當時效力於美聯紐約洋基隊(New York Yankees),正值體能與技術巔峰的27歲投手拉森(Donald James Larsen19292020),在美國職棒總冠軍賽(世界大賽)的第五戰,與同城球隊「布魯克林道奇隊」(Brooklyn Dodgers,今「洛杉磯道奇隊」)的「地鐵大戰」(Subway Series)世紀對決裡,憑著猶如天神下凡的絕佳身手,與可能帶些一絲的幸運,完全制霸了道奇在九局內的所有攻勢,締造了一場震撼美國棒壇,隔天甚至登上全國各報頭條的超級比賽…

 

那就是讓競爭對手絲毫沒有任何機會得以站上一壘壘包,完美的「Perfect Game」(棒球術語為「完全比賽」)!



網路資源

 

前一年(1955)球季最終技壓洋基(四勝三敗)登上世界大賽總冠軍,也讓洋基嚐到十餘年來首次在總冠軍賽無功而返的道奇隊,西元1956年的例行賽依舊銳不可擋,以冠軍之姿在國聯英勇奪下93勝(61敗),也是唯一勝率突破六成的國聯勁旅,其中史奈德(Duke Snider)更是國聯的全壘打王與看板明星,但在拉森的精湛控球下,無人能夠適時揮出安打,或是透過四死球保送與失誤上壘,每一打席通通遭到了拉森與背後洋基隊友們宛若銅牆鐵壁的封鎖……不可思議的是,也只有首局打者Pee Wee Reese能夠跟拉森一直纏鬥到三壞球!


 

網路資源,拉森與捕手貝拉


雖然洋基球場的記分板上最終主隊僅以20的比分取勝,但拉森在九局的投球任務裡,面對道奇隊登場的全數10位打者(最後一打席道奇教頭還刻意換上了代打企圖爭取上壘),總共27次的打擊機會,他精準又果斷地將用球數控制在難得的百球之內(97)。換句話說,平均一位打者3.59球就被宣布「下課」!同時在投捕配球得宜下,拉森演出了包括首位打者與最後一位打者在內的七次奪三振!

 

伴隨主場爆滿且熱情的64千多名球迷加油和鼓譟聲中,拉森,一局、一局,一球、一球,謹慎卻也霸氣地創下了此一難能可貴又史無前例的偉大投手記錄!這場「完全比賽」,不只寫下美國職棒史上第一場在總冠軍賽所締造的完全比賽與無安打比賽外,也是競爭激烈,高潮迭起的季後賽賽史裡至今唯一一場的完全比賽!


網路資源,拉森(洋基球衣)


 

繼西元201010月,費城人隊的哈樂戴Harry Leroy Halladay III於分區系列賽中寫下季後賽史上的第二場無安打比賽後,西元2022年的世界大賽,美聯代表休士頓太空人(Houston Astros)在112日舉行的第四戰裡,則是以四位投手連番接力的方式,合計送出十三次奪三振,最後以五比零完成世界大賽的第二場無安打比賽……但由於太空人投手同時奉送對方三次保送,故無法被記錄成「完全比賽」。

 

到底「完全比賽」是甚麼樣的一個「完全」概念呢?

 

從美國職棒自西元十九世紀中葉後半正式有組織進行賽事以來,期間歷經數次重大規則更動,業已進行超過238,500場的賽事,但目前也只不過出現了「24」場的完全比賽而已(包含兩場於西元十九世紀進行,被歸類在非現代化棒球規則的歷史賽事中)。

 

就美國職棒目前的定義,「完全比賽」是一場至少進行九局的比賽裡,所有打者皆不能安全上到一壘,更簡單一點地說,不能夠出現安打、四壞球、觸身球,以及任何其他的原因上壘,包括失誤、或者是因妨礙打擊或跑壘等……由於球場上是九個人在守備(含投手),投手的控球再怎麼刁鑽、犀利,只要被打者擊中,根本就無法控制隊友們會不會發生失誤,所以要投出完全比賽,投手的身後也必須要有堅強的野手陣容來「支持」。

 

而距離拉森達標此等完美境界的前一場完全比賽,其實已經是34年前,西元二十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西元19224月底由芝加哥白襪隊(Chicago White Sox)的羅勃遜(Charlie Robertson)所創下;當年只是大聯盟投手職涯第四次的先發,但羅勃遜卻在作客底特律老虎隊(Detroit Tigers)時成為了第一位在客場投出完全比賽的名投手!

 

西元1956年的「地鐵大戰」,在沒有太多意外(出現「完全比賽」已經是天大的意外!)之下,洋基隊以43敗的佳績順利登上總冠軍寶座,不只拿下了隊史上第17個世界大賽冠軍,也完成甜蜜的復仇;當然,在第五戰投出完全比賽的拉森也當仁不讓,獲選當屆的世界大賽最有價值球員(MVP),與貝比魯斯獎(Babe Ruth Award)!

 

「看棒球就像上教堂:許多人進來參加,但很少有人可以理解。」

,維斯特魯姆(Wes Westrum),捕手,兩度入選美國職棒大聯盟明星賽。

 

我們的故事還沒結束,因為棒球是圓的,youneverknow,有時候圓到非常地神奇……

 

就在西元1999年的718日,當天剛好是洋基球場的「貝拉日」活動……貝拉(Yogi Berra19252015)也正是當年拉森投出「完全比賽」時的搭擋補手,同時更是洋基隊史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傳奇風雲人物之一,所以當時已高掛球鞋、退役多年的拉森,自然受到了球團高層的邀請,前往洋基球場擔任賽前的開球嘉賓……

 

沒想到,就在同一天,同一個球場上,洋基陣中的王牌投手孔恩(David Cone),是否就在蒙恩祝福的氛圍或強大前輩的氣場中(!),投出了洋基球場史上的......

 

第二場「完全比賽」!




 

孔恩全場以88個用球數外加10張老K(奪三振)的競演,60,完美終結了來訪的蒙特婁博覽會隊(Montreal Expos)!隔天「完全比賽」的新聞也火速登上了全美報刊的頭版!

 

據說拉森在比賽結束之後,還特地來到休息區跟孔恩祝賀,甚至說道:

 

「這可是從我由洋基球場退休以後,第一場完整的從第一局坐到第九局全部看完的比賽哩!」

 

尾聲:

 

投手有「完全比賽」,想必打者也一定有「完全打擊」(Hitting for the cycle)。是的,此舉意味著同一位打者在同一場比賽中,不分順序地順利揮出一壘安打、二壘安打、三壘安打和全壘打。即使投手一人縱橫全場的難度甚高,但打者一場比賽裡要如何把握四到五次的揮棒機會火力全開依然是實力加上運氣的豪賭,故兩者同時被球迷譽為是棒球藝術中最稀有且困難的偉大壯舉……自西元1882年有統計數據以來,「完全打擊」的紀錄尚不及四百次,就數學上的合理推算,0.0059%......平均一位打者在任何一場比賽中完成「完全打擊」的機率。

 

試想,哪天如果有選手可以隻手獨立締造「完全比賽」加上「完全打擊」的話……





 

雖然打者翔平已經於西元20196月時在天使隊效力期間順利繳出「完全打擊」的佳績,但誠如前經理奈文(Phil Nevin)所言:「只要『二刀流』投手大谷上場(加上打者翔平),你就會去思考這件事。」

 

圖文來源、一併致謝: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on_Larsen

 

 

留言

大家都在看什麼呢?